清
明
不知不覺間,清明小長假又要到了
又是一年踏春季,呼朋喚友出門去
有道是“好風朧月清明夜"
快換上喜歡的漢服和好友一起出門
踏青去!

清明風俗介紹

花重錦
清明節,又叫踏青節,在仲春與暮春之交,一般在公歷4月5日前后,春分后第15日。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,既是自然節氣點,也是傳統節日。經歷史發展演變,清明節吸收融合了寒食節與上巳節的習俗,具有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。全國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上的差異,各地節日活動雖不盡相同,但掃墓祭祖、踏青郊游是基本禮俗主題。
梨花風起正清明,游子尋春半出城。日暮笙歌收拾去,萬株楊柳屬流鶯。——宋 .吳惟信

蕩秋千
蕩秋千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。秋千的歷史很古老,最早叫千秋,后為了避忌諱,改之為秋千。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,再拴上彩帶做成。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。

舞鶴賦
蹴鞠/馬球
鞠是一種皮球,球皮用皮革做成,球內用毛塞緊。蹴鞠,就是用足去踢球。這是古代清明節時北方喜愛的一種游戲。
打馬球,也是端午之戲之一。馬球,是騎在馬上,持棍打球,古稱擊鞠。三國曹植《名都篇》中有“連翩擊鞠壤”之句。

花瞑
踏青
中國人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習俗。踏青又叫春游。古時叫探春、尋春等。四月清明,春回大地,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,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。踏青習俗遠在先秦時已形成。據《晉書》記載:每年春天,人們都要結伴到郊外游春賞景,至唐宋尤盛。據《舊唐書》記載:“大歷二年二月壬午,幸昆明池踏青。”可見,踏青春游的習俗早已流行。到了宋代,踏青之風盛行。

絳雪
植樹
清明節植樹清明前后,春陽照臨,春雨飛灑,種植樹苗成活率高,成長快。因此,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,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“植樹節”。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。

春澗
放風箏
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。每逢清明時節,人們不僅白天放,夜間也放。夜里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,像閃爍的明星,被稱為“神燈”。過去,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,便剪斷牽線,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,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,給自己帶來好運。

仙鯉
掃墓祭祀
清明節掃墓清明節是中國的祭祀節日。“祭祀”即是悼念先人之節,是和祭祀天神、地神的節日相對而言的。清明祭祀的參與者是全體國民,上至君王大臣,下至平頭百姓,都要在這一節日祭拜先人。清明掃墓,謂之對祖先的“思時之敬”。其習俗由來已久。
此外,還有插柳、射柳、斗雞等習俗,從平民百姓到王公貴族都喜不自勝。

曇花現
推薦幾款輕便淡雅、適合清明踏春的漢服~
1.白秋練 ↓

2.畫中仙 ↓

3.曇花現 ↓

4.春澗 ↓

5.舞鶴賦 ↓

還等什么!快換上喜歡的漢服約上幾個小伙伴一起出門去吧!!!
清明上巳西湖好,滿目繁華。
爭道誰家。
綠柳朱輪走鈿車。
游人日暮相將去,醒醉喧嘩。
路轉堤斜。
直到城頭總是花。
——采桑子.清明上巳西湖好
專業提供
公司年會、獎勵旅游、年假旅游、休閑聚會
讓您的會議更加體面,更多互動,更有新意!
長按“識別二維碼”
旅游咨詢一:13277724168 果果
旅游咨詢二:13277764168 莉莉
旅游咨詢三:13277784168 東哥
公司團體咨詢:18077191998 謝經理
經營許可證號:L-GX-CJ00034
評論